【屏東神農計劃】創新教育課程:校田昆蟲圖鑑繪製(109學年度上學期-中年級)

【屏東神農計劃】創新教育課程:校田昆蟲圖鑑繪製(109學年度上學期-中年級)

屏東創新教育課程按低中高三年段漸進式的課程設計,以校田為核心,發展植物、土壤以及昆蟲三大主題。除了知識的內容講授,課程中創新教育團隊的引導、任務活動搭配美感素養、團隊合作、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科學探究等能力養成。情境式教學希望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與核心素養的建立。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透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紀錄校田昆蟲組成與型態。

 

校田土壤與作物關係

109上學期創新教育課程:舞春食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蘇立中(立蘇老師)說明土壤探測器使用方式,透過器材使用、觀察、分析,了解校田土壤分層狀況。(109上屏東聯合教師研習)

 

舞春食農工作室的蘇立中老師每每來到神農小學授課時,總是不斷與老師、孩子們分享土壤的觀念:「土壤,是萬物根本,唯有照顧好土壤,萬物和我們才得以生生不息。」當作物生長遇問題時,最終必會回到土壤的狀態檢視,從根本發現問題,才能夠完善的解決。因此,了解校田的土壤狀態與如何照顧土壤成為神農校田的必修課。

 

經過上學期認識土壤與養土的課程,這學期立蘇老師將以電子顯微鏡,放大視野看看校田的地下居民組成,藉由土壤生物組成,了解校田的生物多樣性。針對校田土壤研究,立蘇老師帶領孩子們循序漸進走過每個步驟,完成簡單的生態調查。

首先,孩子們需在校田設置陷阱,經過位置挑選、擺放方式等設計,完成正確的樣本取得,接者將樣本適當處理以利保存。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校田陷阱設置。(屏東縣南州鄉同安國小)

 

有了校田昆蟲樣本,立蘇老師準備了放大鏡與電子顯微鏡,準備揭開校田地下居民的神秘面紗。透過儀器操作,孩子們得以清楚的看見校田除了作物,地下竟有如此多種類生物棲息。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顯微鏡觀察校田採集到的生物。(屏東縣潮州鎮潮南國小)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顯微鏡觀察校田採集到的生物。(屏東縣潮州鎮潮東國小)

 

校田昆蟲圖鑑繪製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電子顯微鏡下的校田昆蟲。

 

在高倍率的世界,地下居民的面貌一覽無遺,孩子們藉由外型特徵,指認昆蟲種類,繪製一份屬於校田的昆蟲圖鑑。透過生物組成,孩子們從校田的生物多樣性思考土壤的健康,簡單的生態調查,為校田完成一次身體健康檢查。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將確認昆蟲製成繪圖。(屏東縣潮州鄉潮南國小)

109上學期神農創新教育課程:校田昆蟲組成討論。(屏東縣潮州鄉潮南國小)

課程設計、執行:舞春食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三玉號-野草茶煮茶人 蘇立中


神農計畫創新教育團隊:舞春食農工作室

 

台大昆蟲所碩士蘇立中與臺師大環境教育所碩士邱士倢規劃執行土壤及菜圃生態觀察,讓學生藉由科學工具或五感,認識校園中的土壤、昆蟲與野草。

 

「舞春」是一個說食物背後故事的食農教育團隊,讓飲食牽連的經濟歷史地理、文學自然科學透過鮮活的課程展現。舞春是取台語「有剩」的諧音,命名的概念有著不同時空的背景意涵。早期的有剩是希望年年有餘,資源永續,進而衍伸出各種飲食文化與在地特色。

 

三玉號-野草茶

 

(圖片取自三玉號臉書粉絲專頁)

 

野草生活是三玉號想闡述的理念價值,隨著時空的演變,野草與人的關係,也不斷地在轉化成不同的樣貌並融入日常生活中。

三玉號以青草茶鋪形式推出草茶相關飲品、小點,展現飲食文化與土地間密不可分的連結,同時,透過台灣野草與不同食材創新結合,重新詮釋台灣野草的傳統意象。

茶鋪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820號

 

舞春食農工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mangiafastudio

三玉號-野草茶: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wildherbtea

微笑台灣-食農生態教育團隊 城市方舟與舞春工作室,不只學生也讓老師重拾學習的樂趣: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916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